当前位置:中国企业网 -> 国内

法律风险还未解除 巨亏超6000万的ST澄星准备摘帽

发布时间:2024-04-25   来源:网络   阅读:1829

磷化工巨头ST澄星,准备摘帽!

4月12日,ST澄星公告称,拟根据《股票上市规则》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公司股票其他风险警示。

根据公告内容,ST澄星董事会认为 2020 年、2021 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否定意见所涉及事项的影响已经消除,因此申请摘帽。

按照规定,上海证交所会在10个工作日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

看上去,作为昔日的磷化工巨头,以及曾经在资本市场上演过山车行情的ST澄星,准备恢复“自由身”了。

但在ST澄星申请摘帽的公告里,也提到了一个“小插曲”——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一直在和ST澄星打官司,而且是连打两场。

ST澄星的公告内容显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华融资产”)此前以公司、公司破产和解管理人以及破产和解审计、评估机构隐瞒了公司资产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事实,致使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解协议草案》的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为由,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ST澄星等主体连带赔偿其损失。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驳回原告华融资产的起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已作出“驳回华融资产上诉,维持原裁定”的终审裁定。

这中间到底又有什么耐人寻味的故事?

ST澄星的公告是这么写的——2022年4月15日,无锡中院裁定批准澄星股份《和解协议》。按照《和解协议》约定的普通债权受偿方案,华融资产对澄星股份享有的273,491,971.52元债权,除10万元以下部分及剩余普通债权的20%能够按照《和解协议》获得留债清偿以外,剩余220,244,827.22元债权已无法获得。

华融资产认为,多达六个被告方隐瞒了澄星股份资产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事实,致使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了《和解协议草案》,该行为侵害了华融资产的合法权益,由此起诉ST澄星及其他五方被告至无锡中院。

华融资产的诉求是,请求判令六被告连带赔偿原告损失220,244,827.22元及利息,包括案件受理费、保全费、律师费由六被告共同承担。

作为最有经验的垃圾资产处理公司之一,华融资产(现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什么会在ST澄星这里栽了跟头?

这中间的转折,其实极富戏剧性。

2021年10月,华融江苏公司以9,580万元的价格,从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手中收购了其下属无锡分行对澄星股份公司的一笔本金金额为2.5亿元的借款债权(此前该债权已经过法院判决确认)。

后来澄星股份公司的破产重整时,华融江苏公司也向法院指定的重整管理人申报了上述其对澄星股份公司的债权。

但在2022年4月12日,管理人突然通知华融江苏公司,称对上述债权不予确认,理由是法院生效判决显示该笔债权原债权人系兴业银行无锡分行,但将该笔债权转让给华融江苏公司的却是兴业银行南京分行,主体不一。

事实上,上级银行出面转让下级银行不良贷款债权,是业内惯例和常识。

最为吊诡的是,管理人通知华融江苏公司不予确认债权时,距离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仅有两天时间!

这让华融江苏公司莫名其妙地从“程序”上缺席了关键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第一次债权人聚会议的关键之处,在于对澄星股份公司与全体债权人之间的和解协议草案进行表决。

由于作为重要债权人之一未能赶上参会,澄星股份和解协议草案顺利通过。

该和解协议规定,在每一债权人的普通债权中,不超过10万元的部分可全额受偿,超过部分可保证有20%的受偿,剩余部分只能用各家分摊债权的收购款清偿(等于自己还自己钱)。

根据和解协议的清偿方案,在不与江苏资产公司(澄星股份最大债权人)分摊债权的情况下,华融江苏公司的债权只能受偿52,786,734.70元,较之其收购价9,580万元,亏损接近一半,若较之债权原值,则损失更是高达2.2亿多元。

华融江苏公司吃了一个哑巴亏。

2023年1月30日,华融江苏公司再次向无锡中院提起诉讼,以澄星股份公司及其管理人和其他服务机构未尽信息披露义务为由,请求法院判决澄星股份公司等被告赔偿其损失220,244,827.22元以及利息。

这桩官司一直打到现在,并出现在ST澄星申请摘帽的公告上。

法律风险还未完全解除,ST澄星的财务表现却一落千丈。4月13日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ST澄星实现营业总收入31.01亿元,同比下降31.66%;归母净利润亏损6082.91万元,上年同期盈利5.2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9775.20万元。

这意味着,ST澄星再次陷入亏损泥淖。

对于巨额亏损,ST澄星的解释是“因为磷化工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和销量下降所致”。

某种程度上这是实情,因为黄磷、磷酸等化工产品销售价格在2023年的确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但自无锡星盛州实控人李星星入主以来,ST澄星推进的“矿、电、磷、运一体化运行”模式,是否能在行业下行周期确保公司度过难关,并实现业绩增长,已经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现在没人知道磷化工行业景气度,何时能够恢复至前两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带来的那种上升周期。

在股价表现方面,ST澄星堪称惨淡——2023年全年跌幅约27%。

基于此,提升业绩对于已经改头换面的ST澄星来说,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